1948年我受聘于国立武汉大学医学院。1951年后曾先后在中南同济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工作,1998年退休于同济医科大学,辛勤工作五十年。主要工作是教学,其次是科研。呕心沥血,培养学生与研究生。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以此为荣,以此为乐。如今回首,五十年弹指一挥间,虽两袖清风,但终无怨无悔。
教学工作
我的教学主导思想是培养“智能型”学生,即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一向反对灌输式的应试教育,而赞成启发式的素质教育。我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做好两个善于:一是善于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消化好;二是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1.积极参加教学改革
我重视教学改革,而且积极参与。我曾领导过两次生理学的教学改革,均获得一定的成果。第一次是1965年的教具改革,医学院副院长殷传昭亲自蹲点。我先与教学秘书钱凤英至湖南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取经,回校后制定具体方案,由王士端技师制造教具模型。这次教具改革的主导思想是:使理论问题形象化,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选择三项示教型教学:“动脉血压的调节”,“尿生成的机制”及“条件反射的形成”。利用教具模型中的变化进行教学,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学得深记得牢。实践结果学生反映良好。特别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举行了全校观摩性教学,获得一致好评。
第二次是在1983年,这次是大课讲授方法的改革。大课讲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过去那种灌输式教学必须改革,实行少而精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重点讲透,难点讲懂。一般内容让学生自学,有些内容采取讨论式教学。课堂讨论的题目要富有思考性与联系性,学生在讨论前要求写好讨论提纲,这样可逼着他们看参考书。对一部分成绩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其内容有以下几点:(1)阅读由教师指定的文献(10-15篇),写小型的文献综述,锻炼写作能力。(2)做小型科研课题(3-4人一组),课题可由教师定,也可由学生自定,撰写论文。随意挑两个大班,一为试点班,一为对照班。一个学期结束后,对两个班进行了对比,发现试点班的考试成绩(考题一样)较好,自学能力较强,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与思考能力较强。
我将此试点改革的结果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上,引起了兄弟院校的关注,有的单位还派人来了解详情。同时也受到本校领导的重视,此次试点后来获教学改革奖。这样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的负担也增大了。但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讲压力反而增大了。所以这种改革会碰到一定的阻力,对教师与学生都要做思想动员工作。
2.对讲好大课的体会
要讲好一堂质量高的大课,实在不容易。既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且要寓教书育人于一体。讲好大课的关键在于备课。讲授时能否生动、能否发挥自如、能否吸引住学生的心,在于备课时下的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虽是对舞台演员们说的,但对教师也有一定的意义。根据我自己数十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讲授好大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内容要少而精,突出重点。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及逻辑性。
(2)写讲稿要按自己的思维逻辑,不能全按教科书上的内容罗列。
(3)要有启发性,讲授时层层深入,有引人入胜之感,能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听讲。
(4)语言清楚、精炼,语调有抑扬顿挫,切忌平铺直述。
(5)概念明确,论点清晰,不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6)讲授时需面对学生,注意学生动态,以调节讲授的速度和方法,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转。
(7)教无止境,根据反馈意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科研工作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既要搞好教学,又要做好科研工作,二者缺一不可。不做科研,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自己的思维能力也难以提高。教学是门艺术,只有知识不一定能教好学,需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科研要有创新,只有坚毅不拔的坚持下去,才能出成果。十年浩劫,使我在科研上停了十二年,那正是做科研的黄金时期,想来非常痛心。
1.科研项目与成果
我的科研工作分两个阶段,其实是两个方向。一是“高温生理”,这是卫生部交给的任务,我负责其中一个项目,即研究“高温水盐代谢”。我们到黄石大冶钢厂与武汉钢铁厂,对高温作业工人的水盐代谢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工厂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障高温作业工人的健康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后来反映,收效较好。
对一些理论性问题,我们在高温实验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轧钢车间的工人非常辛苦,劳动量大,气温高,夏季车间内气温可超过50℃。工人手持钢夹,夹住“火龙”(炼红的钢条),投入轧钢机(此种手工操作法后来被淘汰)。工人汗流如雨,每小时发汗量可达950毫升(用测体重法计算),因此体内损失大量水分与盐分。若不及时作适当的补充,会严重损害工人身体健康。需补充多少才为适当,用什么方法补充较好,这是研究的课题。
自1978年以后,我改变了科研方向,研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与国家“七五”攻关的课题。前后共发表论文80余篇(含高温科研论文),其中获省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1 篇,二等奖6篇。有5篇收入国际刊物《生物学文稿》(Biological Abstract),另有3篇分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中国医药卫生学技术文库》及《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研究文集》(此文后来转载《走向新世纪》)。著作8部,其中主编3部:《医用生理学》、《医学生理学》、《中暑防治指南》;协编5部:《高温生理与卫生》、《高温环境与热损伤》、《大学生理学》、《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及《人生百岁不是梦》。此外,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局部组织RAS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与机制》),二等奖1项(《阿片肽与血管紧张素Ⅱ在低位脑干的心血管调节作用》)。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两次获湖北省政协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表彰与奖励。
我担任过三种刊物的特约审稿人。一是《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负责审核有关高温生理方面的论文;二是《生理学报》,负责审核有关血管紧张素Ⅱ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论文;三是《生理、生化与临床》,负责审核有关生理方面的论文。此外,还担任过《健康指南杂志》的专栏作者。
2.在科研工作中的体会
经过数十年的科研工作,觉得搞科研比教学更艰难、复杂,为了解决科研中的问题,常使人废寝忘食,脑子不停地在思考。总结以往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1)科研方向选择好以后,不要轻易改变,因为在一个领域内深入探讨较易出成果。
(2)在观察实验现象与处理实验结果时,一定要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切不可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否则容易导致错误。
(3)当实验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宜暂停数日。一方面进行小结,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查阅文献,提出新思路。
(4)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务求正确。
(5)书写论文时,必须谨慎,要反复推敲,尽量自找“茬子”,不要有漏洞。论点明确,结论可信。文笔精炼,有逻辑性。初稿完成后,反复修改。切不可急于求成,最后认为没有问题时才送出发表。
3.对培养研究生的浅见
在科研工作中,我培养了十余名研究生。他们发愤图强,多数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目前在国外工作的有:杨烈、丁虎、吴建华、周期、邓军、卢刚、陈岚、沈晓云(均在美国)、王青(瑞士)、童茂玲(日本)及黄祯桧(澳大利亚)。我与他们联系时,常劝他们早归故里,为祖国四化建设作贡献。
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我有几点浅见。
(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思维能力是搞科研的关键,没有敏捷的思维很难发现新问题,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不喜欢无主见而唯唯诺诺的研究生,却喜欢那些与我讨论问题时敢抒己见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发表意见与提出问题。
(2)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从课题的独立设计到实验操作及论文的书写,导师只起指导作用,一切全由研究生自己去做,碰到困难,也主要由研究生自己设法解决,导师只指点迷津。这种培养方式是有指导的“青蛙游水”,我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我反对导师亲自动手相助,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反而会助长其依赖性。
(3)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是研究工作能成大业的关键因素。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才能在科研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平时教师应鼓励研究生在阅读文献与参加讨论会时提出新见解。
(4)培养表达能力:知识的交流依靠文字与语言。有计划地培养研究生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给他们创造机会在会上发言,在报刊上写文章。若满肚文才,口头难以表达,这是一件大憾事。写文章时要言简意赅、文笔流畅。
4.感谢恩师
说到我的科研工作,我应该感谢两位恩师,一位是程治平教授,可以说他是我科研的启蒙老师。另一位是徐丰彦老教授,他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也教给了我一些做人的哲理。
1954年中央卫生部交给我们学校一个任务:研究“高温生理与卫生”,共有五个教研室参加,组成一个“高温科研组”。程教授要我负责“高温水盐代谢”的研究课题。当时我对科研的印象还只是一张白纸,他鼓励我做,并给予指导。我开始在实验室摸方法,后下到大冶钢厂做现场调查研究。我写的文章经他的修改,发表在《生理学报》上。在这种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当时我还是第一次。1997年我作为省人大常委考察团成员到哈尔滨时,还特地去看望了他。
1963年我任生理教研室副主任,学校以培养骨干教师的名义,送我到上海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修,从师徐丰彦老教授。当时徐老已年过花甲,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我与这位德高望重的名教授相处一年,不论是在治学还是在做人方面,我都受益匪浅。归纳起来,他有以下优点:(1)治学严谨,一丝不苟。(2)谦虚谨慎,从不以名学者自居。(3)光明磊落,不趋炎附势,在高压下能坚持真理。(4)诲人不倦,对学生及青年教师很热情。(5)他培养研究生,不定调,不画圈,而是启发思维,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前面说的,有指导的“青蛙游水”就是在徐教授那里学的。
此外,我还要感谢一位恩师,这就是王志均教授、院士。他虽未直接教诲过我,但他的著作与给我的信件使我受益不浅。关于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他对我的启发很大。他为人诚恳、正直,他自己说“誓不做趋炎附势之人”。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了很多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冲破重重阻力,克服许多困难,从美国回到中国,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这颗赤子之心使人钦佩不已。王教授九十大寿时,北京大学举行了很隆重的庆贺大会,还出了专刊。我寄去的祝寿诗,收集在此专刊内。可是非常不幸,王教授于九十寿辰后不到一年,因患重感冒,导致肾衰,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中国生理学界陨落了一颗巨星,中青年失去一良师。先生的高风亮节,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杨焜,1951年先后在中南同济医学院、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工作,曾任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已退休。)
(本文原载于《我的风雨人生》,杨焜著,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