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济情怀
向继洲
今年是伟大的祖国建国75周年,我是共和国同龄人,10月份正好也75周岁。今年也是我进入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习并留校工作50周年,写下此文,以表达我的同济情怀。
50年期间,我经历过“武汉医学院”变更为“同济医科大学”,再由“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建学院”合校后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全过程。半世纪的“同济”情缘,往事如烟, 岁月如歌,难以忘怀。
同济医学院1907年由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创建,至今已有近120年历史,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摇篮。一代代同济人,风雨兼程,奋力拼搏,开创了100多年不断传承与发展的光辉历史,也铸就了硕果累累的业绩辉煌。秉承“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良好校风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为保障人民健康,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医技人才和一大批优秀的医药卫生管理工作者。
我想从三方面回忆我的部分经历。
首先,我在这里学习过。
衷心感谢同济医学院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培养与支持,是同济的老前辈们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让我们学习和掌握了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后在学科领域内——药理学,特别是心血管药理学专业范围内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工作中得以不断提高和顺利发展。自己从一个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国家二级教授,其中副教授、教授都是破格晋升,这一切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
第二,我在这里工作过。
我一直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工作,为了认真履行职责,我先后参加过全国药理高师班(2年),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班(2年)的学习,也被派往北医、上海一医等学院短期进修科研。在教学工作中,我虚心向老一辈药理专家请教与学习,做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70年代末期,曾与同事们一起积极倡导电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曾编导过我校第一部电教片《强心甙对狗心脏正性肌力作用》,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增强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产生良好效果,该部电教片曾在卫生部科教司召开的全国教学工作会议上交流,获得同行认可及上级表彰。
在药理学老前辈及同行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担任由国家教委组织的“面向21世纪全国统编教材——《药理学》”的主编。该教材在多届学生中得到应用,获得药理学界同仁的广泛好评。
科研方面,我主要受益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学校与德国海德堡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之后,按计划两校间定期开展师资交流。1982年,我作为两校首批青年教师交流的第一人,很荣幸被派往海德堡大学医学院药理学部进修学习,指导老师是国际知名的药理学教授、药理学系主任Delt. Ganten 博士。在Ganten教授担任欧洲高血压联盟协会主席期间,我有幸在他的团队指导下参与了部分科研工作。研究重点是探讨转化酶抑制剂(抗高血压药)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当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我对这一研究方向也有浓厚的兴趣,进入课题组后,便充分利用这难得的机遇,刻苦努力,克服了语言、生活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抓紧时间按课题设计要求,加班加点完成预定的在体动物和离体动物器官等方面的实验。与此同时,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学术论文。在海德堡大学进修两年期间,先后与导师一起参加了四次大型的同专业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交流。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6月参加在德国科隆举办的欧洲高血压联盟学术年会,经Ganten教授推荐,本人有幸在大会上报告了我们科研小组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得到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因此也激发了我一定要在《欧洲药理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信心。会议期间也结识了不少国际知名的专家同行,相互交流,收获颇丰。
1984年10月,我用自己在德国进修期间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近3万马克,购买了当时我们药理学教研室科研急需的实验设备,如:心输出量测定仪,高血压测定自动分析仪,荧光显微镜以及部分试剂,按期回校,将这些设备无偿赠给学校,希望能够为同事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些必要帮助。
回校后,在同事们的支持下自己也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继续开展在国外期间相近的研究工作,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及省市科研主管部门项目基金资助。没有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研究工作是难以起步的。我的德国导师Ganten 教授曾三次来学校访问并指导科研工作,对我从海德堡学习回校后能继续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赞赏与肯定。实事求是的讲,在海德堡大学进修学习的这段经历为我尔后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我能在心血管药理专业研究中逐步取得一定的科研成就。
截止退休之前,我的研究工作结果先后在《欧洲药理学》,《中国药理学报》等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工作期间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40多名,主持或合作研究项目成果多次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转化酶抑制剂(安那普利)对心脏肽作用及心交感神经传导的影响”经国内同行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类奖。获奖时间是1988年,我年仅39岁,这应该是我们学校第一位年轻教师获得如此高层次的奖励,倍感荣幸。
值得一提的是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类奖,这个研究类奖必须是在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成果中挑选并再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才可获得,来之不易。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获得这个研究类奖的科技人员中还没有第二个人。
由于我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国家及学校给予了我高度肯定,授予了很多荣誉:
1988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1年,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联合授予“有突出贡献优秀回国人员”称号,连续多次参加国家表彰大会,受到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留影纪念。这些成绩和光环的取得,如果不是在同济医学院这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上,仅凭个人努力奋斗是难以达到的。
第三,参与过学校的部分管理工作。
1984年10月回校后,在组织的安排下,作为双肩挑干部开始兼任学校的部分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科研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研究生处(部)长,同济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合校后又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同济医学院院长等职务。
2012年,因超过六十岁,不再兼任学校行政领导职务。
专业技术人员兼任行政工作,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新的挑战,对我这个从未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来讲,压力更为突出。但我秉承“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不懂绝不能装懂,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请教,拜能者为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在科研处工作期间,我与大家一起认真组织科研项目申报,科技成果鉴定报奖,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交流, 广交国际朋友,推行校企合作,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同时,认真加强科研支撑条件的建设,使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得以提升。在80-90年代,我们学校的科研工作,无论是获国家、省、市资助的项目数,争取的科研经费,还是获不同层次科技奖励的质量和数量,在卫生部属院校中总是名列前茅。正因为如此,卫生部部属高校组织的中华医学科研管理学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推选在我们学校召开。由于我们周密的组织安排,良好的热情服务,给入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借此会议提升了我们同济的品牌,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在研究生部(处)工作期间,紧紧围绕同济医学院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职医生规范化培训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由于同济医学院拥有一批德高望重、治学严谨的老教授,他们不仅言传身教,还亲自指导和培养研究生,因此在那个时代,我校培养的博士和硕士生在质量上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同济毕业的研究生,分布在国内外各专业领域或管理岗位,发挥着学科引领,学术带头的重要骨干作用,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院士、专家。
进入校领导岗位的时间是2000年,我记得从1999年开始,经群众推荐,卫生部组织考核,同济医科大学拟提拔两名年轻一点的干部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2000年元月20日,卫生部正式批准并发文,我和另外一位同志被任命为同济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五个月后又面临合校后新的学校领导班子重新考核和任用,在华中科技大学首届领导班子中担任职务。
我们同济医科大学合校后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值得同济人庆幸的是保留了“同济”品牌。隶属关系由原来卫生部直属高校转变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由于有同济这一百年老校的加盟,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得以快速提升,进而跻身于985高校之列。
刚合校的时候,工作千头万绪,矛盾也错综复杂,大家集中精力搞统一融合,制定学校发展的各种规划。我既是大学副校长,又兼任同济医学院院长,深感责任重大、担子更重。在一个新组建的班子中,相互不是很了解,尽快熟悉环境,努力学习,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
任副校长期间,我分管过科研、产业、后勤、基建等工作,在大学新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快速推进。科研工作每年都上新台阶,创新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校属产业公司成功上市,大学科技园率先建成。学校的后勤服务被推选为全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典范。合校后各校区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大楼的改造、装修,重点工程及重点实验室兴建,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等等,基建任务工作量大,困难也很多。但我们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精心规划,分步实施,各项任务先后完成并投入使用。
这些工程包括:
①国家光电实验室
②综合体育馆(光谷体育馆)
③11万千伏变电站
④管理及经济学院教学群楼
⑤机械与材料工程群楼
⑥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⑦创新研究院群楼
⑧喻园一、二期职工宿舍
⑨体育场地改造
这些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这些都是集体决策与统一领导的成果,但作为分管领导,在项目报批、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品尝过酸甜苦辣,流下过辛勤汗水。
兼任医学院院长期间,由于是刚合校,大学对医学院采取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我们全体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共谋发展,抓住合校这一难得的机遇,在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优化学科方向,调整机构设置,引进高端人才,不断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推进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综合治理,逐步提高员工基本生活待遇,改善学生及教职工居住条件。
比较突出的包括:
①二号教学楼新建
②各教学、科研大楼、实验室改造换新
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成倍递增
④同济宝隆广场新建
⑤体育运动场馆全新改造
⑥同济宝丰小区职工住房建设
⑦学生宿舍整体改造装修
这些工作逐一落实,为同济的建设、发展,努力做到应尽的职责。
回顾在同济工作的奋斗岁月,那些曾经完成的任务和走过的道路,本人体会都是在传承同济医学院历史,推进同济医学院不断向前发展,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同济自有继承人”。在这个进程中,我添过砖,加过瓦,哪怕只是做了一些微薄的贡献,也让我感到无愧于母校对我的培育之恩,内心坦然,作为学子为母校骄傲自豪。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无论校名如何变更,
无论办学地点如何变迁,
只要我们坚持“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弘扬同济的辉煌历史,那么“同济”这块金字品牌必将永远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