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网首页  >  院史钩沉  >  正文

协和医院改革开放30年发展纪实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5-04-16 16:01:39 编辑:校史研究室


    (五)就医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1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干部病房大楼,总面积80000平方米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外科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国内一流的肿瘤中心、干细胞中心、PET中心相继建成。同时,规划面积8.6万平方米的新门诊楼即将开工建设。


    (六)医院建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百级手术室、心外重症监护室


    先后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层螺旋CT、PET-CT、伽玛刀、超导型磁共振、ECT、高压氧舱、调强放疗机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仪器。最近,又投资5000万元配置了3.0 MRI、双源和128排螺旋CT各1台、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等世界顶尖设备。精良的医疗设备确保了医院诊疗技术处于国内一流水平,部分诊疗水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二、“医学航母”勇立潮头


    30年来,协和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协和人以技艺精湛、勇攀高峰、敢打硬仗著称国内外。众多的医学难题在协和迎刃而解,创新性成果层出不穷,无数急、危、重症患者在这里获得新生、找回幸福,协和医院由此赢得了“生命绿洲”的美好声誉。


    卓著的社会声誉源于自身雄厚的实力。历经几代协和人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尤其是1978年以来的重点建设,协和医院已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拥有42个专科,其中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研究所,25个一级、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如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血液科、普外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骨科、影像医学科、手外科、眼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等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科品牌,将协和比喻为一艘“医学航母”当之无愧。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精心培育,协和医院现已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强大专家教授队伍。现有高级职称医务人员30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92人,在职博士生导师128人,硕士生导师245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8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常委、委员的专家30人,担任省市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的专家60多人。


    作为教学医院,协和医院被誉为优秀医学人才的摇篮,培养了15000多名高级医学人才。一代代莘莘学子在这里茁壮成长,一批批博士硕士从这里展翅飞翔,协和学子遍及世界各地,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挑起了大梁,许多学子成长为著名医学专家,有的还当选为两院院士。


    协和人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和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精益求精培育英才。2001年,高22层总面积2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大楼拥有先进的手术学视频点播直播系统和同声翻译系统,又投资800万元建成了配备先进的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新教学大楼极大地改善了协和医院的教学条件。


    本科教育积极推行教学质量综合目标管理,研究生教育积极推行以导学关系为主导的师生关系优化目标管理制度、严格的师生入出关考核体系,推行以培养临床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目标的综合能力培养方案,使教学质量大幅提高。现已拥有耳鼻咽喉科学、内科学、外科学三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影像学、妇产科学两个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全院95%以上的理论课讲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2004年开始逐步推行双语或全外语教学。


    2001年以来,协和医院共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省级优秀博士论文9篇,中标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3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96项,卫生部视听教材56项,CAI课件12项。已获国家级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7个,全国内镜培训基地2个。孔维佳教授、张永学教授、胡丽华教授分别担任全国“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统编教材《耳鼻咽喉科学》《核医学》《临床输血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实验指导》主编。


    通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科学办院、科教兴院、科技强院”的观念在协和医院早已深入人心。1979年以来,共取得 304项科研成果,其中38项达国际先进水平,266项达国内领先水平。有253项(次)获得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一大批成果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一种怪病在华中地区10余个省的棉产区肆虐,患者出现肢体无力或瘫痪,严重的出现呼吸麻痹甚至死亡,在某些地区该病死亡率高达10%,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紧急关头,协和医院临危受命,以童萼塘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课题研究组迅速开展工作。他们扎根乡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科研,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得出结论这种怪病就是低血钾软病,并很快制订了治疗方案,病魔被制服了,棉产区老百姓拍手称快,喜笑颜开。1985年《低血钾软病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协和医院的科研团队再接再厉,捷报频传,肖传国教授等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恢复截瘫后膀胱功能”、王新房教授等的“三维超声成像的方法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等2项成果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沈迪教授等的“一组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的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这种疾病被学术界命名为“沈迪氏病”。此外王新房教授等的“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2]   [3]   [4]   [5]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办公室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鄂ICO备03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