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题记
翻开过老的传记,一篇篇后辈同仁的纪念文章讲述着这位医学大家对病人、对学生、对医学无尽的爱,讲述者有他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弟学妹,还有其他专业、其他医院医生,甚至是火车上偶遇的军医,他们都一致尊称他为“恩师”。在那个满目疮痍的1946年,过晋源放弃了奥地利主任医师的优越生活,义无反顾地回到日夜思恋的祖国,执着的追求,人间的挚爱,还有他创造的许多心灵的朋友让这个赤子不再孤独……
童騃岁月
无锡北门外有座美丽的小镇,八士桥镇。一条北至江阴、南通太湖的锡北(澄)运河,贯穿镇的中间。镇南偏西有座小山,山不高,却有个美丽而文雅的名字——芙蓉山。1914年9月27日,过晋源就出生在这山峦迭翠,钟灵毓秀的小镇。
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亲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让过晋源足以用一双质朴的眼睛来观看人生,树立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的观点。早年,过氏是八士桥镇的名门望族,世代书香门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过家有识之士倡导下,过晋源的祖辈以宗祠为校舍和教室,创办“蓉北两等学堂”,族人秀才和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青年担任教师,开设国文、数学和体育等课程。辛亥革命以后,学堂更名为“天下市市立第一小学”,当地爱学之风蔚然兴起。
过晋源的小学就在这里就读,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起,其后也读《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开始了他中国传统教育的启蒙。多年后,过晋源回忆起这段童騃岁月,最感兴味盎然的仍然是这些中国古文字: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学好中文,中文是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过晋源学习很勤奋,善于思考,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常常围着老师一遍一遍地问为什么。他的文理科均衡发展,数理化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这为他今后攻克医学难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蓉峰南峙北斗高,开化最早;天授下市第一校,文明先导;至诚教育宗旨好,乾坤教我造;中华儿女志气高,光阴莫虚抛。”100年来,这首“蓉北两等学堂”的校歌鼓舞着这个江南小镇的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更鼓舞着年幼的过晋源树立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