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
16岁的过晋源就读于苏州中学,学校数理化教材用的全部是英文,老师培养学生学习英文的语感,从来不讲语法。过晋源对英文很感兴趣,语言天赋成为他的学习优势。舞象之年,正是一个男儿立志选择人生方向的年龄,然而父亲的早逝给少年的他重重一击,父亲年仅48岁患病去世,痛苦中过晋源萌生了当医生的想法,他的决定得到兄长的赞同,并资助提携。
现代医学的故乡在西方,上世纪30年代德国医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32年高中毕业后,过晋源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德文预科班。
这是一所德国人办的学校。除设有德语课外,数理化也用的是德文教材。少年过晋源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始终如一,孜孜不倦。1934年德文预科班毕业时,他不仅理科成绩优异,德语也相当熟练了。此时,年少的过晋源视野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日益扩大。“一面他懂得了欧美之所以强盛,是由于既在科学技术上领先,又拥有健壮的体魄,同时国民受过良好教育,而且科学技术与国民素质二者是相辅相成作用的。一面他也接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激励,热血满腔,渴望出国留学,学好本领以报国。”
1937年春,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学完了医学前期课程,过晋源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德国继续深造的考试,被选送到德国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笔费用自然不少,他实在不忍心向哥哥们伸手。于是他勤工俭学,尽量省吃俭用,和留德的同学裘法祖比赛看谁最能节省,极艰难地度过了两年半留学生涯,教室、图书馆和医院成了他的三点一线,课余泡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他都在病房度过,他风趣地形容自己是“住院医生——住在医院里的医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让过晋源顺利地通过了德国医学国家考试及学位考试,并提前一年取得博士学位。导师“世界维生素之父”斯戴普教授是当时德国医学界的名流,这让过晋源在内科学领域受益匪浅。他的博士论文《碳水化合物对维生素C需要量的影响》被导师力荐到世界知名的瑞士杂志《国际维生素》上发表,“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相互促进作用”理论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开创性的发现,使他受到德国医学界同行的青睐。同行们联名促使德国内政部打破“外国人在德国不得拥有处方权”的惯例,批准授予过晋源内科处方权。
1939年至1945年间,过晋源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维也纳大学医院、市立医院以及瑞士自由堡医院任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后来又经德国内政部特批获得德国“内科专科医师”资格证书,还晋升为代理内科主任医师,这在当时的德国是及其罕见的,尤其是在德国高水平的教学医院。
在奥地利工作期间,过晋源升任代理内科主治医师,工资待遇不错,生活方面有房所居、有车代步。年轻的过晋源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在那里,他邂逅了美丽的奥地利姑娘莎爱菲,她是独生女,家里生活条件也很优裕。
但二战开始后,德国纳粹上台就宣称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除了日耳曼民族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是劣等人,除了排挤犹太人以外,中国人也根本没有地位。珍珠港事件以后,中国和德国就成了交战国,进入了战争状态,而德国纳粹对于在自己地盘上生活工作的敌对国家的国民也是不客气的。多年以后,过晋源回忆,那时药理学教授上到鸦片一课,常把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华人抽大烟的照片放给学生看,中国学生知道此种情况就罢课提出抗议。奥地利独立后,过晋源曾经工作过的维也纳大学医院院长才告诉过晋源,“你记得那个法西斯纳粹黑衣党吗?你给他妹妹看过病,他当时就质问我为什么叫黄种人为他们看病?我顶了他,这个中国医生有德国医生证书,内政部允许他在德国工作,他一如德国医生!”
虽然德国导师、同行友好,学习工作的机会有很多,但过晋源深深地感到,祖国不强盛,你个人的医术再高明,也将是无根之木,走到哪里都像一叶浮萍,被人瞧不起。
是时候启程回国了。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夏,过晋源再也等不及了,他毅然乘船绕道法国马赛和越南西贡回到了上海。他不仅自己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还说服了莎爱菲和她的父母,在过晋源1946年归国两年后,莎爱菲独自来到中国上海和分别两年的他汇合,并在上海教堂里举行了婚礼。回国后过晋源没有去开办私人诊所,而是选择了回母校附属中美医院工作,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大众还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他实在不忍心开业去挣他们的钱,经营自己的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