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网首页  >  院史钩沉  >  正文

冯宗忱:追忆生化学科的发展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7-03-02 15:01:26 编辑:

1932年,同济医学院生物化学从生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我国最早成立的生物化学学科之一。在经历了80多年的学科建设后,我校生物化学学科就成功跻身于全国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不仅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还在科研创新、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

从无到有 厚积薄发

梁之彦教授可以说是我校生物化学学科的“奠基人”。梁之彦教授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孟津县,192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后留校任教,27岁赴德国启尔大学留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同济医学院的生物化学从生理学科分出来之后,他是第一届生物化学学科主任。当时的生物化学学科只有梁之彦教授一人孤军奋战,开实验课时是与生理学科的吴新蔚老师合作,共同指导学生。1941年,王巽义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梁之彦教授的科研助手。1944年,梁之彦教授又赴美国耶鲁大学生理化学系进修,主要从事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这次进修回国后,他将内分泌学方面的前沿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在国内进行传授,并带领生化学科教研组成员从事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

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从上海迁至武汉办学,建立了生物化学学馆,张华征、赵琛士、孟天真、张国霖等老师陆续加入,生化学科有了自己的教师科研队伍。他们在梁之彦教授的带领下,主要进行内分泌方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学习苏联,认为组织疗法的效果显著,但却不知道原理。梁之彦教授同孙家寿、王巽义等教授进行实验,探究组织疗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组织浸液对肾上腺皮质的作用,观察组织浸液中是否存在一种促脑垂体因子,研究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应激反应,均取得了不俗成绩。研究成果大都发表在国内重要期刊《生理学报》上,引起重大反响。

1955年前后,张华征、赵琛士、张国霖、孟天真等教师深入武汉、黄石的炼钢厂进行实地调研,研究高温作业下人体的内环境变化和自我调节机制。他们对武钢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血液中丙酮酸、乳酸、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动进行检测,对丙酮酸、乳酸的排出情况,氮钾代谢,维生素 B1的营养情况进行研究,为建立高温劳动保护措施提供了基础资料。

进入20世纪60年代,湖北省部分地区男子不育病症严重。学校按照中央指示,从包括生化在内的各相关学科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一支10人的科研调查队,由医学院基础部陈兆聪教授任组长,在湖北汉川县当地干部的配合下,进行烧热病的研究工作。科研调查队深入湖北省内外几十个生产队和油坊进行调查,抽取几千名男子的精液进行化验研究,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最终证明粗制生棉油对男性睾丸的伤害是导致不育症的最主要原因。这项研究成果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低血钾软病也是当时流行于我国大江南北农村的重大疾病,俗称“软病”。为了攻克此病,科研调查队开展了长达10年的研究工作,足迹遍布8个省、几十个县、几百个村。通过大量调查和动物实验,他们确认棉酚中毒加上低镁及营养不良为该病的主因,肯定根本病因是低血钾,并于1973年将该病正式命名为“低血钾软病”。科研调查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大幅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挽救了无数濒临崩溃的家庭。

长期艰苦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主要有湖北省汉川烧热病防治工作队编写的《烧热病资料汇编》、湖北省低血钾软病防治小组陈兆聪主编的《低血钾软病资料汇编》。后来,烧热病和低血钾软病两项研究在1978年获国家科技大会奖,1983年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北京第二届国家发明展览会奖。

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古城东南角凤凰山发现西汉古墓,全国多所院校教研组参加研究。我校寄生虫教研室、病理教研室和生化教研组也去了现场。我们生化教研组人员主要研究的是古尸经过1000多年之后核酸和脂蛋白是否存在。结合教研组原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果,我们发现核酸的双螺旋结构分解掉了,但脂类成分还有残留。这是教研组人员齐心协力、团队合作的成果,相关研究发表在《武汉医学院学报》上。

各展所长 百花齐放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生化学科教研组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教师队伍,拥有了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

我于1960年开始担任生化教研组科研秘书,1982年任生化教研室主任,后来又接任梁之彦教授的工作,任湖北省生化学会理事长。教授们负责研究,我就为他们服务。我在管理上只有一个思想:只要有科研能力,教研组就应该全力支持,让每一位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生化学科在以下4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冯作化、屈伸、张桂梅等多名老师在肿瘤的生物治疗与基因治疗这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申请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等多项基金。杨渝珍、皇甫永穆、戴五星等老师从事分子免疫和分子肿瘤的应用基础研究。他们重点研究免疫或肿瘤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研究疾病的防治方法和相关分子机制,以寻求在分子水平上建立有效的人工干预途径。

何善述老师在反右和文革期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农村劳动,中间有20多年没有在学校,但他在学术上从来没有松懈过。他回校后,我支持他带了一个科研组,配置相关的人员设备,提供条件让他进行研究。之后何老师主要进行遗传方面的研究,后来与王西明、雷景迈、陈蓓蓓等老师一起从事细胞衰老、凋亡信号转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我于1980年参加世界卫生组织考试,获得奖学金赴芝加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中心学习一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巨噬细胞膜有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受体,后得到美、日多国的医学实验证明。1984年回国后,我组织团队继续致力于极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尤其对 VLDL、VLDL 受体在动脉粥样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病症就是冠心病、中风,是我国分布普遍,患病人数逐渐增加的病症,其主要诱因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主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回国后我继续进行相关机制的研究,并获得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和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为了让留学归国的医学人员拥有基本的工作环境,学以致用,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卫生部提供了一项贷款。我有幸成为中国卫生部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谈判,因此,同济专门成立了中心实验室,利用这笔贷款配置了一批大型仪器设备,如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仪等。

当时国内从事低密度脂蛋白研究的人还很少,梁之彦教授组织成立湖北省武汉市生化学会,他本人担任理事长,我是秘书。梁之彦教授去世后,经学会委员会投票选举,我成为学会理事长,同时还担任脂蛋白研究组的委员和副组长。生化学会每年都召开大会相互交流研究经验,大量研究成果发表于《生理学报》、《生化学报》等国家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领导顺应科研发展潮流,为加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生化教研组调出皇甫永穆、杨渝珍、戴五星、杨业金等成立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至2000年,随着学科的重组,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又与生化教研室合并,成立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编撰教材 启发教学

1953年,生化教研室举办第一届全国生化高师班,之后又多次组织培训班,为国内医药院校输送了大量生化学科优秀教师,在我国生化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一部生物化学专著是梁之彦教授于1952年出版的《生理化学》一书,卫生部将这部教材规定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师的参考书,成为医学与生化专业选用教材。其后,生化学科教研室成为大型参考书《生理化学》第二版的主编单位。在《生物化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编写方面,我校生化教研室已是全国最有实力的单位之一,主编和副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6部,参编3部。其中《医学分子生物学》(七年制用)被评为优秀教材。

生化教研室特别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提倡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育,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认为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发言权。教师们还鼓励学生将基础知识与科学实验联系起来进行自主研究。为了与国际化教学接轨,生化教研室在学生中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称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冯宗忱,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后留校任教。历任校生化教研室主任、中国生化学会理事、湖北省生化学会理事长等职。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办公室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鄂ICO备03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