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合作成就我校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作为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强磁场在最近几十年来备受科学家的重视。强磁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医学等基础学科中,尤其是在物质结构研究方面,强磁场已经成为了通向微观物质世界的大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脉冲强磁场技术发展十分缓慢,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在潘垣院士的带领下,我校开始了向该领域的冲击。鉴于国内脉冲强磁场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校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在自力更生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邀请世界知名专家来校工作等方式,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促进我校在脉冲强磁场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1年至今,经过了7年的努力,华中科技大学为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
第一阶段合作:2001年,我校开始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该领域的合作,邀请美国德克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聚变研究中心主任Kenneth Gentle教授一行前来访问讲学。代表团在考察了华中科技大学并与华中科技大学以潘垣院士为首的科研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后,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意将一套价值1500万美元的TEXTU试验设备无偿转让给华中科技大学。双方决定以TEXTU设备为试验主体平台,在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建立核聚变研究中心,进行两校间的科研合作。该套设备中100MVA/100MJ的脉冲发电机组是脉冲强磁场电源系统的关键设备。这项合作,是我校在脉冲强磁场领域的研究迈出的重要一步。
第二阶段合作:华中科技大学启动了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物理系Fritz Herlach教授的合作。Fritz Herlach教授被誉为“脉冲强磁场之父”,是高性能脉冲强磁体、百万高斯级单线圈磁体以及磁压缩装置的分析、设计与实验测试技术研究领域公认的执牛耳者,他与世界上几个顶级强磁场实验室均有密切合作关系。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与鲁汶大学签订了为期2年的“超强脉冲磁场”科研合作协议,并促成中比两国政府科技合作项目“超强脉冲磁场开发研究”的申报立项,获得两国政府的经费支持。在该项目框架下,我校先后有两名青年博士生在Fritz Herlach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深入学习,他们带回来了脉冲强磁场技术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为我国培养了多位脉冲强磁体设计专业人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比脉冲强磁场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方人员30余人次赴欧洲脉冲强磁场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比方专家10余人次来华讲学、合作研究。我校研究人员开发的脉冲强磁体设计软件,被欧洲脉冲强磁场联合项目“DeNUF”采纳为脉冲磁体设计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我国脉冲强磁场设计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
第三阶段合作:经Fritz Herlach教授的介绍推荐,我校进入了国际脉冲强磁场学界,并逐步被世界同行熟悉和认可。我校于2005年开始了与法国图卢兹脉冲强磁场实验室和德国德累斯顿强磁场实验室的合作。这两个实验室都是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在强磁场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高端技术和仪器设备。2005年以来,校领导多次率团访问这两个实验室,并与德国德累斯顿强磁场实验室签署了合作协议,深入探讨实质性合作,为建立“脉冲强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校先后邀请了德国德累斯顿强磁场实验室主任Jochen Wosnitza教授、法国图卢兹脉冲强磁场实验室主任助理Oliver Portugall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Johan Vanacken教授等人来校指导强磁场装置建设。2005年7月19日,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3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发改委关于启动建设若干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汇报,原则同意在2006—2010年期间,建设包括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内的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第四阶段合作:世界著名的脉冲强磁场专家——我校在美国GE公司工作的校友李亮教授于2007年回国,主持脉冲强磁场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该项国家投入1.2亿元的重点工程已经启动,并将于2013年全部建成,它将成为当今世界上继美、法、德之后,第四个高水平脉冲强磁场实验室。也是我校继光电国家实验室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的重大项目。它是我校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四)医科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医科在恢复重建与德国传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开展了全方位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和优质资源,服务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对原同济医科大学的发展起到了特殊重要的作用。并校以来,医科的国际交流合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
医科在对德合作交流已打下良好的基础,与20余所大学、研究单位、医院有合作协议,包括海德堡大学、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乌尔姆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开姆尼茨医院、德雷斯顿心脏中心、大众汽车基金会、弗里德利西凯瑟林基金会、LAB以及克律公司等,并形成了多个长期合作项目,如“HLAⅡ类抗原与晚期血吸虫病关系的研究”;“含石英混合粉尘暴露工人矽肺与肺癌危险评价”;“跨膜型及分泌型细胞因子转换机理及生物学作用特征”;“早期胚胎细胞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表达和调节”(干细胞研究);“脑缺血时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受体间对话研究”;“188Re(V)DMSA治疗转移性肿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德合作培养医学研究生基地”;“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等。
1984年,与在德国的“德中医学协会”相呼应,经我国卫生部的批准,成立了“中德医学协会”,作为“德中医学协会”的对口交流机构,该协会为两国医学领域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和平台,它是卫生部主管、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民间社团,也是卫生部主管的四十几个学、协会中唯一总会不在北京的全国一级协会,是我国医学领域开展对德国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我校历来是该协会理事长单位,裘法祖教授、吴在德教授和龚非力教授分别担任历届理事长,现任理事长为同济医院院长陈安民教授。协会在全国共有13个会员单位,遍及包括北京、上海、湖北、河北等13个省市,共有会员2720人。到目前为止,双方协会已经分别在中国和德国的城市共举办了20届年会。
近30年来,在对德交流中医学院最大的收益在于培养了人才,1981—2007年期间,同济医学院接受来自德国校际合作院校交流实习的医学生500余名。作为对等交流,我校选派了600余名教师到德国进行交流,其中200余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为医学院培养了大批教学、科研和医疗骨干人员。
基于与德国的传统友谊,同济医学院与德国合作出版了三种医学期刊。
一是《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原《德国医学》杂志)。经国家科委批准,《德国医学》于1984年9月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7卷,共68期。
二是《放射学实践》杂志。该杂志是原同济医科大学与德国Hirzel出版社(S. Hirzel Verlag)合作出版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是中国唯一一本与德国合作出版的影像医学专业期刊。该刊经国家科委批准于1986年2月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5卷,共62期。
三是《医学前沿》杂志(《Frontier of Medicine in China》)。该杂志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世界著名的SpringerVerlag出版公司负责全球发行的全英文刊物,由吴孟超院士和陈孝平教授担任主编,国内编委共73人,汇集了来自11所原卫生部部属重点院校、2所地方重点院校和4个军医大学的医学精英。
医学专业认证是《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适应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同济医学院在中国的医学院校中率先提出申请接受国际专家的认证,迈出医科专业国际认证第一步。同济医学院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并将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教育改革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有益的实践,经过长时间认真的准备,2008年4月,同济医学院迎来了国际医学专业认证的专家,专家们用了近一周时间对同济医学院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多个座谈会了解情况。这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磨合的尝试,是中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
康复医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医学学科,面对全国7000万各类残疾人口,该学科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同济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几代学科带头人,认准国际合作的大方向,在过去近20年时间里,为中国的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合作: 1989年至1996年,同济医院康复医学教研室开始与“香港康复会WHO合作中心”主席方心让教授(Prof. Harry Fang)合作,共同在国内举办“实用康复医师培训班”七期,每期一年,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部、民政部、劳动部、中残联等部委,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估,对培训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
第二阶段合作:在与香港复康会成功合作的基础上,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自1990年起被世界卫生组织连续确认为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是当时湖北省唯一的一个WHO合作中心。成为WHO的合作中心后,我校康复医学的专家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合作,更接近该领域国际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前沿。
第三阶段合作:2004年,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物理(康复)治疗硕士研究生班”,培养我国急需的、国际认可的物理(康复)治疗专业人才。该项目由教育部领导,卫生部指导,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所需的主要教学设备,香港理工大学施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承办。2006年接受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场复核,专家组给予很高评价。
(五)引进国外人才向团队化发展拥有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在人才方面提出了自己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针,而且加大了引进国外优质智力资源的力度。2005年,外国专家局与教育部联合推出“学科创新团队引智基地项目”,旨在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配备一批国内优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努力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简称“111计划”。这个项目一改过去的引进模式,以很大的投入引进国外包括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形成一个学科创新团队引智基地。我校积极响应这一重大举措,组织具有相当实力的学科申报。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我校三个项目获得了批准:
1.“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引智基地(2006年)
项目组国外学术大师Jost Wendt教授现任美国Utah大学化工系主席教授,他是煤燃烧特别是NOx、细微颗粒和重金属等排放控制的国际权威专家,在NATURE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文章200多篇,一直担任着该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燃烧学会污染分会的主席;项目组国外学术骨干也都是国外著名大学的教授、副教授,承担过多个大型科研项目,并且都与Wendt教授有过前期合作。“111”引智计划实施期间,多次邀请国外权威知名专家来实验室讲学,同时也有多名学术骨干通过访问、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式去国外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光电国家实验室面向国家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人才立室”的原则,在短期内从国外吸引了十多名高层次人才,下属7个研究部在各自领域都有一批长期联系的科研机构和客座、兼职教授队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有的经常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和组织学术骨干交流互访;有的每年都固定来室工作,按照合同授课、进行项目合作、指导教学和实验;生物医学光子学部还成立了以美国科学院院士Britton Chance教授名字命名的“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这次实验室优中选优,聘请了以美国工程院院士RUSSELLD. Dupuis,英国皇家工学院会士I. H. White,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Britton Chance,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汪立宏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朱健刚教授为海外大师,以及由26位海外学术骨干组成的海外学术军团,均签署了每年到岗一至三个月的合作协议。
3.“分子生物物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这个团队引进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膜生物物理系主任、1991年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Erwin Neher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功能基因研究所所长J. Bockaert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功能基因研究所分子药理学分部主任J.P. Pin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克利夫兰大学教授、克利夫兰医院Lerner研究所研究员、现任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王擎教授。国内的技术骨干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徐涛教授,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刘剑锋教授、何光源教授和刘木根教授。
“111计划”成建制地引进海外人才团队对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大师级学科带头人的直接指导下,国内的学术骨干人员将减少探索过程中的弯路,尽快地提升学科的水平和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
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院,面对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把面向世界引进人才作为学院和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些年来,学院引进了一批优秀年轻留学回国人员作为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个颇具学术实力的团队。其中担任院长的王擎教授,是一位在生物医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学者,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克利夫兰大学教授、克利夫兰医院Lerner研究所研究员,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学院有教职工125人,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3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81%。学院先后有5人荣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人获得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才基金资助。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1999年以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和省(部)级合作研究课题1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获得授权专利27项,发表论文820篇,其中被SCI、EI收录380余篇。学院一贯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瑞典、德国、英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并多次主办或承办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公共卫生学院正在从美国顶级大学引进精英团队,开展“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大课题,这个精英团队包括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美国科学院院士Walter Willett教授,他是世界知名研究队列“哈佛护士队列”的主要管理者;胡丙长( Frank B Hu),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学者;David Christiani,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及其团队16人;得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肿瘤中心魏庆义教授及其团队13人。这个项目将基于大样本人群的主要慢性病的病例开展对照研究,探索环境暴露因素与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这些慢性病中的作用,初步构建以武钢职业人群为基础的、具有世界水平的重点探索环境与健康关系的队列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