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网首页  >  院史钩沉  >  正文

【70周年校庆·115周年院庆·院史回眸】附属协和医院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2-06-06 17:42:37 编辑:

百年协和 敢为医先


附属协和医院是中国最早引入现代医学的医院之一。从1866年的两间病房开始,逐步建立医、护、技、教、卫医学体系雏形,从此,现代医学在中部生根发芽。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近10位中国医疗专科创始人和奠基人从这里走出,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00多项破解医学难题的技术创新从这里产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是新时代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协和人的未来追求。

当前,协和医院由主院区、肿瘤中心、西院区和金银湖院区组成,编制床位6000张,设49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血液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10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整形科、骨科、妇产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等25个科室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省级质控中心挂靠专科15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学科综合实力位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前十。综合绩效考核稳居A+行列。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单位。

医院现有职工775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715人,高级职称73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7人。各类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62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名。多人荣获中国医师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国之名医等称号。

 

勇开先河,引领现代医学在中部崛起

 1866年,汉口开埠,中西文明与思潮交锋于此,附属协和医院的前身汉口仁济医院应运而生,第一次将仁爱济世的现代医学之种落在觉醒的国人心中,也让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

应对社会现实需求的过程中,现代医院的基础体系逐渐建立。19世纪80年代,协和医院带来武汉最早的外科医生,最早在国内使用氯仿麻醉进行外科手术。1928年,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开设皮肤花柳科。1929年,开设了武汉地区唯一的专科门诊麻风病科。小儿科、妇产科的创立,则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

 

1931年汉口洪水协和租借罕拿摩勒号医院船拯救灾民


 医院积极进行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和公共卫生知识传播。1929年,中国公共健康护理防疫站在协和建立。1931年武汉特大水灾,协和医院联系租用罕拿摩勒号运煤船,改造为洪水急救医院

医学教育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协和医院在武汉最早开始护理技能培训,开办护士学校。打破女性就医沉疴,创建华中地区首座女子医院。开办“博医技专”,成为中国医技人才的摇篮。创办华中地区第一所专科医学院校“大同医科学校”,是中国最早成建制的西医医学院之一,从此现代医学有了中国医生的身影。


推动新中国医学发展,求解人民疾痛

1949年后,协和医院和平稳妥地收归国有。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协和医院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组织骨干力量攻关、组建巡回医疗队深入基层,全力破解困扰人民群众最严重、最急迫的健康问题。

1950年代,我国每年约有200多万人罹患心胸系统疾病。管汉屏教授刻苦钻研,大胆探索,成为湖北省首位在五脏六腑上动大手术的外科专家,连创中南首例肺叶切除等多个全国、中南地区第一,成果列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重大成果展。 

1957年,我国皮肤性病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的于光元教授在第十一届国际皮肤科学术大会上,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提出日光性皮炎概念,为该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

农村群众深受血吸虫病之苦。杨超前教授主持口服治疗血吸虫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避免了锑剂导致的严重毒副作用,为我国血吸虫病的临床治疗做出巨大贡献。

上世纪60年代,我国产棉区发现一种怪病:青壮年经太阳一照就高烧不退、浑身无力,部分地区病死率高达10%。童萼塘教授6年走访10多省市26个县的农村,最终破解了低血钾软病之谜。

吉民生教授走遍湖北农村,开展大规模防治沙眼、防盲治盲工作,在全国首创沙眼防治法。朱通伯教授以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证实优于国外手术复位加石膏绷带固定术法,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

1978年元月,世界首例双氧水造影心脏超声检查在协和实施。当时,心脏超声检查造影剂是靛氰蓝绿,检查的准确性不甚理想。王新房教授根据资料和动物试验,认为双氧水可以替代取得更好的造影效果。那个年代还没有人体试验机制。王新房决定拿自己做试验。最终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填补国际空白,被国内外广泛运用到临床。王新房由此成为中国超声医学主要奠基人之一,此后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被誉为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 

血液科沈迪教授历经多年寻找、研究,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一种新病种——“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该病以他名字命名为“沈迪氏病”。 

进入90年代,武汉协和的大批青年翘楚被派到国际顶级医学院学习、交流,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接轨世界探建虹桥,也为世界了解中国开一扇窗。

微创是90年代国际公认的外科发展方向。但在当时,中国医生中见过腹腔镜的屈指可数。1995年王国斌教授从德国学成归国,当年就创建了华中地区第一个独立完善的腹腔镜外科中心,从此拉开华中地区微创时代的大幕。当前,从微创到追求无创,从3D腔镜到手术机器人,协和已经实现手术科室微创技术全覆盖。 

同时期,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戴闺柱教授阐明血脂与血凝之间的全新机制,与国际最先进的研究同步。“肖氏反射弧”,开启了神经泌尿外科新领域。1997年,全省最早的大型医疗急救中心在协和挂牌。

在这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协和医院立于时代潮头,引领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奔涌汇入国际洪流。

 

紧跟强国强校步伐,“五个协和”成就发展辉煌

 2000年合校之后,依托华中大雄厚的科教研实力,医院发展步入高速快车道,协和模式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进入新时代,医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大会、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湖北省委、华中科技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和职工,落实五个协和建设任务,医院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旗领航助力高质量发展 

医院党委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通过深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协和党建模式”深受好评,成为省委组织部直接联系的唯一医院党建联系点;院党委获中共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实力协和”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主要医疗指标稳居国内前列。2021年全年接诊门急诊患者700.8万人次、住院治疗31.2万人次、开展住院手术12.4万人次,平均住院日8.2天,创历史最佳。国内首家与地铁无缝对接的新门诊大楼、第二外科楼暨头颈、妇儿中心相继投入使用。肿瘤中心院区实现了从单一内科向专科医院的跨越。西院区挂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中心医院,金银湖院区一期顺利开业,挂牌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二期暨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破土动工。中南地区唯一的质子医学中心主体实现结构封顶。

 

获批中南地区首个质子医学中心

 

学科建设创历史佳绩。医院提出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计划,创新性地构建院内学科评估体系,以评估出绩效,每年给予专项建设经费,促进学科科学合理规划和长足发展,使学科建设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医院现有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2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居全国前五,15个专科挂靠湖北省质控中心,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优势学科群,助力我校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

2021,医院进入复旦排行榜前十专科数达11个,获提名专科数增至20个,综合排名跻身全国第9。共有4个专科通过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评审。继上年首次进入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前十后,学科综合影响力再进一名,其中,11个专科进入前十,20个专科获提名。新增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副主委1人。新增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

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医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朋友圈”从传统的英、德、美等扩充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院先后与美国布朗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8所世界知名医科院校签署合作备忘录;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中国以色列医院联盟;建成国际合作实验室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4项;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驻华大使等重要嘉宾来访。一批专家学者在国际舞台发出了“协和声音”,多个学科参与制定疾病诊疗国际专家共识,CAR-T临床研究获Best of ASH(美国血液病学会年会)殊荣。

——“创新协和”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稳步推进。制定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完成医院《章程》,修订《协和医院制度》,完善专业委员会配置,构建学科评估体系,先后推进护理、医技序列绩效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创新性开展党政领导班子联片点、优秀管理团队评选、直面问政等活动,有效提高管理效能。获“亚洲医院管理奖”、全国“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牵头国家卫健委医疗卫生建设装备标准委员会,高分通过电子病历功能应用五级评审。医院管理经验在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改革简报》专刊刊发。在全国首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取得A+,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茅。

 

2018年胡豫教授和董念国教授同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学研究屡创佳绩。医院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充实科研团队,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医院连续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过百项,稳居全国前三。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5项,居全国前列。发表一批高水平论文,在NATURE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居全国第6。新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奖状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29项。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0个。

2021年,医院科技影响力首次跻身全国前十。中标国基金145项、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项目数居国内前列。新增何梁何利奖1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首次在《Cell》发表重大研究成果,实现CNS主刊零的突破。新增湖北省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2项成果通过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答辩。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居全国医疗机构第2位。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力位列STEM排行榜全国第九。

特色技术蓬勃开展。引导、鼓励专科打造核心技术。移植技术国内领先,累计完成重大器官移植逾3600例,其中,心脏移植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儿童心脏移植累计突破100例。Car-T治疗难治复发性白血病临床研究累计突破300例。微创技术规模增长,实现手术科室全覆盖,妇科腔镜微创率达90%。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细胞治疗难治复发血液肿瘤达国际水平、中南首台射波刀落户我院,骨科开展全球首例5G环境下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手术。获批疑难重症提升工程(1.5亿)、国家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项目(1000万)。CMI值(1.32)和DRGs组数(844组)居全省首位(2018)。参加国家卫健委双提升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推介特色技术。

——“质量协和”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健全三级质控体系,开展病案首页、合理用药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强信息化支撑,更新电子病历、HIS系统等,强化全过程实时质控。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等均优于国家标准,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降低。新增省级质控中心15个,获批全国人文护理示范基地,以优异成绩通过三甲复评。

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医教协同,加大投入,新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首批住培示范基地,已获批国家级住培基地31个、专培基地9个、重点专业基地2个;多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各类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53人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截至2021年,累计培养本硕博6315人、规培生2847人、留学生622人、进修生9116人,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比赛一等奖2项,省级优秀硕博士论文10篇。

2021年,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宝钢优秀教师1人。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10人。新增湖北省名师工作室1个。新增国家住培重点专业基地(西医)4个。1名本科生荣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1名研究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支研究生团队分获全国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特等奖和红色专项二等奖。

人才梯队日趋优化。坚持党管人才,制订十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培养“三名一优”,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人才引育体系,相继实施《高端科技人才登峰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规定》《优秀中青年出国奖励计划》等。2011年以来,引进双聘院士7人,聘请外籍教授31人,新增杰青、优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共计30人次。新增中国医师奖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2人。中华医学会等国家主流学会任职副主委及以上共28人次。

——“责任协和”建设彰显国家队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频连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抗击肺炎疫情前线,

给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

 

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疫期间,院党委坚决执行党中央要求,举旗定向、全面部署、科学决策,第一时间成立防控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组建“三级抗疫梯队”和“一区两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全国首支插管小分队),集结骨干力量攻坚克难,迅速改造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多方筹措物资,成为最早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构建高效运行的救治体系,凝聚援鄂医疗队协同作战;率先发布系列协和诊疗方案,医院《新冠肺炎诊疗应急工作手册》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国推广;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分享协和抗疫经验。

 

协和医院率先成立抗疫党员突击队

 

 

协和医院医务人员成功创建新冠肺炎混合现实三维立体医学影像并进行一系列临床观测应用,这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


医院先后开辟5大主战场(3院区,2方舱),举全院之力,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累计接诊发热患者2.3万余人次,住院收治5220人次,是国内行动最早、收治最多、质量最好的医院之一;同步支援7家托管医院及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为夺取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贡献了协和力量。习总书记视频连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个人、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荣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院抗疫工作高度的肯定与褒奖。

积极投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托管医院7家,技术协作基层医疗机构51家,助力分级诊疗;主动加入武汉市医保;全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响应两控四改要求,强化合理诊疗,门诊、住院均次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



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突出以患者为中心,聚焦“看得上病”,上线互联网医院,覆盖就诊全流程,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持续推进预约诊疗。聚焦“看得好病”,组建MDT团队43个,年诊疗病例超3500例。获国内首批血栓防治示范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等。聚焦看得起病,探索日间诊疗,年开展日间手术约6500例,部分病种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优质护理和人文关怀备受好评。我院5个主题、3个科室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成为华中地区获奖最多的医院。志愿服务形成品牌,全院组建22个志愿服务队(站),注册志愿者5000余人。儿科爱心学校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心外科获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大爱医心项目获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银奖。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湖北鹤峰、云南临沧、新疆博州、西藏山南等基层医疗机构,助力建成省级重点专科12个,2家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购买扶贫物资400余万元。落实对口支援,完成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省博士团、援疆援藏援外、国家巡回医疗等任务,获评国家卫健委生命卫士、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央视最美医生等。完成应急保障,参与江苏昆山爆炸案、湖北监利客轮翻沉事故等重大救援,完成军运会医疗保障。获评医疗扶贫贡献奖”“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等,并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

2021年,医院紧急完成武汉、鄂州、荆州等地26万余份核酸采样任务;驻点支援石家庄、西安疫情防控;紧急救治“5.14龙卷风受伤群众93人;火速驰援十堰市“6.13”爆炸事故医疗救治。驻鹤峰帮扶医疗队获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幸福协和”建设成效显著


全国首创微信科普大赛

 

 

文化正能量不断彰显。开展院史院情教育,新编协和院史,重修院史展览馆,首推口述历史,协和文化薪火相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活动,多维度、多层次培育家国情怀。广泛宣传报道医院改革发展成绩,年均对外发稿超过1000条次,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关注,医院官微粉丝数突破两百万,文化辐射力不断增强。创意传播成效显著,连续四年举办微信科普大赛,微电影《护心跑男》获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特等奖、讲好华中大故事特等奖,网络点击率破亿次。建院150周年获国家副总理批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发来贺信。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医院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有力,文明指数不断增强。以新职工志愿服务项目等为载体,打造协和特色志愿服务文化。以“双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服务明星”评选等为抓手,发掘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示范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国好医生等荣誉。发热门诊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心外科、血液科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医院获武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贡献奖,连续七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连续四届保留“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协和嘉年华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医院为广大职工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职工职业规划明晰,成长成才渠道畅通,全体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行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职工食堂改革等民心工程。关怀离退休老职工,帮扶困难职工,关心青年职工。集体婚礼、嘉年华、健步行等特色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实施净化医疗环境专项整治,落实警医联动,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2021年,医院成功举办建院155周年系列活动。申报个性化邮资封,建成国内首个健康主题邮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院士论坛等60余场学术会议顺利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视频致辞,国家卫健委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原主任批示;省市政府及学校领导莅临讲话,有力激发全体职工干事创业荣誉感、使命感。

——建功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新时代有新使命。在“五个协和”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协和医院将紧扣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战略重点,实施“五大战略”,落地“十大计划”,着力打造“五新高地”,将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奋力开启医院改革发展新篇章。


校党委书记李元元来院调研


实施质量先导战略,打造医疗服务新高地。医疗是民生之首,质量是立院之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施质量先导战略,落地核心技术倍增计划、“满意医疗”提升计划,全力打造医疗服务新高地,实现质量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

实施人才支撑战略,打造人才建设新高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实施人才支撑战略,落地知名专家培养计划、卓越医学生培育计划,建立有活力有创新的育人新机制,构建规模可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金字塔”,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医学科技新高地。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交叉创新为导向、以临床研究为重点、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国际交流为助力,落地科研创新精进计划、学科升级计划,打造平台高、学科强、成果多的医学科技新高地。

实施高效管理战略,打造医院管理新高地。管理也是生产力。实施高效管理战略,推进高效管理提升计划、智慧医院落地计划,逐步完成向精细化、内涵式、集约性管理的转变,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打造医院管理新高地。

实施美好家园战略,打造和谐幸福新高地。医院是共同的家园,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实施美好家园战略,落地精神文明与文化引领计划、多院区基本建设计划,建设文化繁荣、和谐友爱、美丽安全的幸福新高地,使医院成为协和人的情感依托和精神港湾。



百年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征程。协和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改革创新,重点突破,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加快建成国家级学科平台、卓越医学生培养体系,提升重大疾病科技攻关能力和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朝着中国特色国际一流医学中心的目标加速冲刺,发出更多华中大医学之声,助力新时代卓越华中大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办公室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鄂ICO备03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