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农村卫生人员的培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医学教育从赤脚医生和农村卫生员中招生,此后,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编写农村医学教材成为当时同济人农村开门办学的主要任务。那个年代,邵丙扬教授成为骨干老师的同时,也意想不到地成为赤脚医生们的保护对象。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湖北省周边的县市医疗技术水平还非常落后,许多疑难杂症急需医生,邵丙扬带领着青年教师,分赴湖北省72个县市,参加除病灭害、巡回医疗、基层教学、急危重症会诊等工作,对地方医疗机构、基层医院讲课和教学查房,成功抢救了多位重症病人,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为当地青年医师培养发挥了重要影响,全面提升了湖北省基层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
也就是那个时代,大跃进、反右、文革,一次一次政治运动中邵丙扬毫发无损,没有受到过冲击。因为,每次运动来袭,学生爱戴老师,正在农村教学的邵丙扬就被学生藏在山里,躲在那里编教材,带领学生偷偷学习。
医学知识只是一把开门的钥匙,但你能否通往医学的巅峰之门,关键是要在实践中学习,终生学习。邵丙扬与医学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一直以来, 他始终坚持带头上大课,亲自下教学点视察、讲学,坚持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在长期的临床及教学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医疗及教学经验。他上大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好。但邵教授并不满足,每次上课前总是认真备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临床教学中,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教学查房前一天,他总是亲自翻阅病史,补充询问病人并作纤细的体格检查,还仔细查看检查数据,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结合病例查阅文献,在教学查房时针对病人的具体病情及学生经管病人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和医生做出诊断及治疗。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邵丙扬同样倾注了比重的心血,每逢新教师上大课前,邵丙扬要逐字逐句修改他们的讲稿,听完预讲,又循循善诱地教给讲课的方法,连手势的配合、板书、绘图,乃至修辞等,都具体指导。到了上大课那天,他还会亲自检查听课。至今,许多教授依然清晰地记得邵丙扬教授指导他们上大课的情景。有一次,邵丙扬来到教室时已经上课,为了不打扰师生的注意力,他硬是站在教室门外,坚持把一节课听完,课后再指出新教师的优缺点。他经常深入到诊断学实习中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他的指导下,老师们都觉得收获大,提高快,这样,年复一年,他辛勤地培养出大批的骨干教师。
邵教授对于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但也从来没有对学生发过脾气,他总是循循善诱,并且会针对每个同学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自己带过的学生,邵丙扬总是能随口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年级,时时关心他们的消息。他在对待学术问题上的慎言谨行,让很多他所带过的学生还记忆犹新。教书育人60余年, 被他手把手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而今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延续着他的学术和精神。
850万字《中华内科学》 中国医学的一部奇著
坚守在临床第一线,笔耕不辍。繁忙的医疗、教学工作以外,邵丙扬发表论文60余篇,1958年后,多次参加全国教学法改革会议,编写全国医学院《内科学》第一版至第四版统一教材,参与各医学院校评审。并作为编委参加解放后第一部内科学综合性理论与实践重要参考书《内科理论与实践》等重要医学著作的编写。
1993年,邵教授在他76岁高龄之际,欣然接受了当时卫生部部长陈敏章教授之托,筹编大型内科学参考书《中华内科学》,陈敏章教授担任主编,邵丙扬为副主编。此前,中国内科学界只有一本《内科学理论与实践》,这本1982年编写,1988年出版的书籍已远远不能满足当时内科学的发展需要。更为紧迫的是,中国解放前后第一批内科专家都已年近古稀,抢救性的挖掘和保存这些大家们的医学研究是当务之急。卫生部、教育部为此遍寻主编,编写任务迫在眉睫之,遗憾的是在召开本书领导小组第一次筹委会后,陈敏章教授患重病,不久去世,未能直接参加书籍的编写。为了好友的嘱托,为了中国内科学的发展,邵丙扬教授历经艰苦,全力以赴,组织召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学者教授368位编写书稿,并亲自审阅所有著作内容。
书房里,1000封来往信函、数千次电话修正记录,《中华内科学》凝聚了邵丙扬教授对医学的无限热爱。他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一次一次地电话请教内科新建学科的年轻专家。更有时是与老伴冯克燕教授探讨,经常因为观点不同,三更半夜他们俩老儿各自搬出高高的一摞医学书,据理力争,有时还不欢而散:“明天再说!”
1800多个日日夜夜,五个年头的春夏秋冬,邵丙扬教授穷经皓首、呕心沥血,850万字《中华内科学》于1999年正式出版,并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此后,邵丙扬还担任《医学百科全书》、《中国现代医学进展》的编委,曾编译多本德文内科学专著,并参加《德汉医学大词典》、《汉德医学大词典》的编译工作,曾译《LENHARY诊断贡献学》及《SCHETTLER内科学》“内分泌代谢篇”。 先后发表论著译述等100多万字。论著有《糖尿病的突出地区特点》《血糖水平与CAMP、CGMP的关系》《糖尿病时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性激素等水平动态变化的不同临床意义》等。
“无私的奉献精神、渊博的医学学识、高尚的医德医风、正直的人格魅力”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在邵教授90华诞时为他书写了这份生日贺礼。回望邵丙扬教授,这位学问一流的大家,儒雅睿智得令人肃然起敬。也许这份儒雅需要的是个人学知和涵养,而当今最应该传承的也正是邵丙扬教授的精深的学知、高远的胸怀、博爱的心境。
(文章作者:蔡敏)
郑重声明:本文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