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网首页  >  人物春秋  >  正文

李赋京教授传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4-03-05 10:44:00 编辑:校史研究室

 


人物经历

 


三秦传奇  书香世家


    1900年9月6日(农历八月十三日),李赋京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马湖乡富原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富原村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小乡村,距离蒲城县50里,自然条件恶劣,缺水,交通极为不便,导致这里经济文化落后,百姓生活艰难。人们不富裕,地里种的庄稼完全靠天收成,没有多少产量。人畜用水主要靠地窖里贮存的雨水,水贵如油。李家是书香世家,但上溯到李赋京的曾祖父李智盛所处的时代,李家还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李赋京的曾祖父李智盛虽无学问,但却极有见识,深明大义,他重视孩子读书、学习文化。他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推车买卖水瓮挣钱补贴家用。李赋京的曾祖母在家操持家务,做针线活,勤俭度日。他们含辛茹苦、节衣缩食供养两个儿子读书,为的就是让孩子成为能识字和有知识的人。正是这位卖瓮教子的普通农民,造就了一个著名的知识分子家族,向世人展示了一段李氏家族誉满三秦的书香世家传奇。1878年,李智盛的两个儿子同年考中秀才,长子李仲特日后成为自学成才的数学家,精于数学和绘图,为陕西近代的测绘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次子李桐轩创建了著名的戏剧教育团体——陕西易俗社,集教化民众和戏曲为一体,获鲁迅先生题赠“古调独弹”匾。李仲特和李桐轩继承家庭的传统,继续克勤克俭培养下一代,在他们的严格教育下,李家的后辈才俊辈出。李赋京的父亲李约祉和叔父李仪祉,双双考入燕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学习。从京师大学堂毕业后,李赋京的父亲李约祉回到陕西,在西安担任陕西女子模范学校校长。叔父李仪祉则由陕西省官费送往德国单泽工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后来成为中国近现代水利科学界的先驱、践行者和学术泰斗。他总体规划了陕北、陕南和关中地区的灌溉水网,亲身参与了泾惠渠、渭惠渠和洛惠渠的资金筹措、勘探、设计和施工,“关中八惠”(即泾惠渠、渭惠渠等八条渠的简称)极大地改善了黄土高原的农田灌溉,惠及关中地区万千百姓。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知识分子家族一百年来,已经培养涌现出50多名高级知识分子,其中有多位有突出贡献的名人。可谓书香世家,满门俊秀,英才济济,代代相传,被誉为“三秦第一家”,“科技文化世家”。

 


    就在李赋京出生这一年的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紫禁城,慈禧太后仓惶西逃。清政府昏庸腐朽,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经忧患,更加面临着无尽的痛苦和灾难,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深深刺激了一大批民族知识分子,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他们求真爱国,迫切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祖国命运。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李家的几代人。李赋京的祖父及父辈如李仲特、李桐轩、李约祉和李仪祉等不仅是学有成就的学术精英,早年亦都是追随孙中山的同盟会成员,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他们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公开或秘密地开展反清活动,成为追求民主、崇尚科学的革命志士。

 


    李赋京在这样的家庭出生,从幼时到成年受到的就是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科学救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奠定了他一生崇尚科学、追求民主进步的思想基础。李赋京在幼年时期受到祖父李桐轩和叔父李仪祉先生的培养和严格教育。李赋京的叔父李仪祉,这位留学德国,功名卓著,具有远见卓识中国近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以实现科学救国为理想,从小严格要求李赋京刻苦学习,正直做人。李仪祉留学国外多年,十分清楚地意识到陕西省地处大西北黄土高原,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与沿海的城市比较有很大的差距,更不能与海外科技强国相比,李赋京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高层次人才,就必须先走出黄土高坡去经济和文明发达地区,去教学水平高的学校求学,再进一步走出国门,到当时全世界文化科技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留学。他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境界,为他的两个侄子李赋京和李赋都(李赋京之弟,解放后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勾画出了科学救国的人生道路:大侄子李赋京专攻医科,二侄子李赋都专攻水利,为贫穷落后的中国培养造就不同专业领域的栋梁之才。为此,在李赋京完成农村读私塾的3年学习后,1913年父亲李约祉和叔父李仪祉送他到蒲城县和西安陕西省立师范附小,让他见识外面的世界,增长阅历,为日后的求学深造打下基础。 1915年,李赋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小,1916年1月,李赋京只身远赴“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李仪祉承担了全部学费。李赋京,当时还仅是16岁的年轻人,第一次迈出了养育他的黄土高坡,来到了经济和文明发达的上海,这是他“科学救国”的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是1907年由德国宝隆医生创办的一所学校,主要学习德文和医学,所以称为“德文医学堂”。“同济”既寓意“同舟共济”,又是德文Deutshe(德国的)的谐音,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与德国人贝伦子创办的工学堂合并,改名为“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更名为“吴淞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李赋京在这里直接受到德国教师的授课,他从德文水平为零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经过4年勤奋的学习,他已经完全熟练掌握了德文,听说读写对于他已经没有任何困难。在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李赋京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从德文教师的教学中感受到德国严谨的,近乎刻板的治学和研究态度,也最终影响他决定以医学专业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和献身医教事业的一生。

 

[1]   [2]   [3]   [4]   [5]   [6]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办公室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鄂ICO备03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