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史文化网首页  >  人物春秋  >  正文

李赋京教授传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4-03-05 10:44:00 编辑:校史研究室

 


追求进步  求真爱国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德国留学,不仅让李赋京接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使这个追求科学民主的年轻人的接触和萌发了进步思想。李赋京在哥廷根大学结识了高语罕、郑太朴、孙炳文、武剑西、房师亮等进步人士。李赋京还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组织的座谈会和学习会,当时的留德学生共产党支部的负责人高语罕签名送给他《共产主义ABC》和《向导》等进步书籍刊物。这两本书李赋京一直珍藏并带在身边,伴随他度过在德国8年的留学生活。后来,李赋京1928年学成回国,为顺利通过海关检查,李赋京仅保留了《共产主义ABC》的封面,并放在手提箱的隔层里面顺利带回国内,并一直被他珍爱的保存一生。

 


    在哥廷根大学,李赋京还结识了当时就读哥廷根大学社会学专业,后来成为新中国伟大缔造者之一的朱德。1922-1925年期间,朱德心怀对中国前途的忧虑,远涉欧洲,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社会学,寻求马列主义真谛。当时同在哥廷根大学求学、比朱德年轻15岁的留学生李赋京,不久就结识了这位日后叱咤风云的伟人。他们经常在一起散步,李赋京帮助朱德学习提高德语水平。那时谁也不知道朱德是带着对中国前途的忧患,来欧洲寻找革命出路。正是在德国邂逅了周恩来等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并成为了一名共产党人,实现了他革命生涯中的重大转变;更不能想象正是这位和蔼平易近人的将军竟是日后不久“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相识相处的过程中,李赋京被这位将军的爱国情怀和进步思想深深感染,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革命进步思想像火花一样在李赋京内心深处点燃。

 


    1925年国内“五卅运动”爆发后,朱德在哥廷根大学组织中国留学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声援国内,抗议英帝国主义。抗议活动胜利后,朱德又领导留学生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反帝晚会,然而,警察闻讯而来,把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全部关进了监狱。李赋京参加了进步的中国留学生聚会,声援国内受到残害的同胞。当年七月,李赋京在写给叔父的信中深切表达了他对国内遭受迫害的工人学生的同情,同时也对在德中国留学生中的“洋奴”和败类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也是时年仅25岁的李赋京满腔爱国热情的真实流露:

 


    “叔父大人:许久没有接家信甚念。上次寄回之信件及莱茵游记等,不知都收到否,近日国内之革命战争事传来,同学在此连日开会组织救国运动团到处宣传,请德人之对华表同情者群起捐助中国上海等处被杀害同胞之家族及一切失业之工人学生等。德人为华人最表同情者,即德国之共产党人。他们除捐助之外,还召集全体大会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露天演讲痛述中国工人学生之苦情,并且通电各国共产党群起作中国工人学生农民之援助,其义气之盛,令人可羡,其做事之精神太令人佩服。除共产党人之外,对华均甚冷淡,持不理之态度。尤令人可恨者,即许多亡国奴成性的中国学生,非但不表同情,不去运动,而且还要破坏我们的救国团,这些学生就是些反革命卖国的分子,只怕得罪了洋人不让他们考博士,不准他们在大学上课,他们趁此时下了一个毒手,反将救国团的人名开成一单,交与法国和德国的军警,说我们是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危险分子。法国政府得此消息,立即下令严捕,谁料竟将百数十人驱逐出境,流落四方。德国警方竟将十八个学生下在牢中。你想祖国生下这些亡国奴的分子,中国焉得不亡!!”

 


    德国共产党机关报《红旗》就德国当局逮捕关押中国进步留学生一事刊发了声明,向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提出强烈抗议。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之下,朱德等中国留学生三天后被释放,但同时,他们也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朱德离开柏林后踏上了新的革命征途。尽管李赋京以后的人生轨迹没有再与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有过交集,但这段经历却在这个充满爱国和民主思想的年轻人内心深处打下了烙印,生发了萌芽。回国后,他选择了为劳动人民解除疾苦的道路,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医疗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

 

[1]   [2]   [3]   [4]   [5]   [6]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办公室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联系电话:027-83692814  鄂ICO备03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