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设综合素质训练系列课程。在2003—2004学年教学计划中首次开设综合素质训练系列课程,内容涉及新观念与新知识、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训练、沟通与礼仪训练、办公设备操作训练等,弥补现行课程体系的不足。课程开设以来,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许多外专业的学生来院选修,一度出现选课人数超千人的情况。2005年由学生策划的《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公众形象调查报告》显示,院外学生最了解的是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课,该课程的开设顺应了同学们渴望跟上时代步伐、在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和突破的心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与完善,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综合素质训练教学模式。2008年由乐虹副教授主持的“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校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并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拟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5)改革本科生毕业考试方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方式相配套。为了使考试方式这个指挥棒真正指向能力和素质培养,使学生的学习重心从“死记硬背”向关注现实、注重实践、积极探索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转变。2003年首次在普通本科毕业考试科目中增加素质考核项目,几年来课题组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毕业考试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基本建立了以面试为主的现场考察和综合评判模式,并已在学院其他专业推广。
(6)加强第二课堂教育工作。在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同时,学院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与工作能力。如:开展“社会责任”的大讨论、组织“诚信”辩论赛等活动,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开办“本科生学术论坛”,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学生会还每年组织学生到老人院献爱心,结合学习覃艳事迹的事件,率先在高校发出“学覃艳、献爱心”的倡议;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课堂(课外)起到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的能力。本院的“春之约”大型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学院“品牌”和同济一景。
四、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提升学院品牌、增强学科实力的重要保证。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科研成果带动学科建设发展”的方针,不断提高学院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1.积极营造学术氛围,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为了培养建设一支适应研究型大学要求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学院领导在建院之初就十分重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设立并开展“RediscoveringManagement”学术论坛,通过主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使全院教师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接触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调动教师追踪学科前沿的热情。论坛邀请了美国哈佛大学、德国佛伦斯堡大学、卫生部信息中心、国外贷款办等单位及本院的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对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后教师反响强烈,并就感兴趣的领域与报告人进行深入交流,取得良好效果。在请进来的同时,学院还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从紧张的办公经费和学院的创收中资助一些暂时还无课题的教师参加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并解决部分教师发表论文的版面费。7年来,学院有50余人次参加了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开阔了教师视野,及时了解了国内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加强了与学术界的交往,为开展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开拓了新的思路,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学院还定期举办项目结题报告会,为教师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提供了交流平台。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则是通过系内协调,使他们成为科研骨干的助手,并使他们在参与科研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锻炼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积累科研工作的经验。学院已有5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占学院所获基金项目的50%。
2.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寻找和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卫生管理研究的目的旨在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卫生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为国家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重大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制定,以及卫生领域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亟须解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我国卫生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形成。针对以上特点,学院各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以多种形式走出去,挖掘和开拓各方社会资源。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国际合作组织、地方政府机构及卫生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课题。在不断寻求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科研工作的三个结合,即科研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科研与政策分析相结合、科研与管理实务(卫生领域的热点、难点、焦点)相结合。从政策制定、新技术推广等不同的层面上开展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已显现出明显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众多的科研成果为各级政府卫生领域决策所采纳,如:学院张亮教授主持的“国民基本卫生服务中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为国家医改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方鹏骞教授主持的“我国医学科学研究人力资源及其科学基金供需状况分析”课题的研究结果,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决策参考刊载。由学院专家教授主笔完成并公开发表的研究结论、研究方法被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大量引用,学院师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观点新颖、论证严密,受到业内专家的好评。2004年至2008年底,学院已经有7项研究成果被评为省级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