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红会 以医报国
——林竟成教授抗战事迹小记
韩仁锋
林竟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卫生管理学专家。他在解放前后历任国立同济大学公共卫生学馆主任,同济大学附属中美医院(现同济医院)院长和武汉医学院卫生系主任等职,对保健史、卫生管理学、城市医院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社会医学发展史》、《妇幼卫生手册》、《城市医院管理》等著作。然而,林竟成在八年抗战中积极投身红十字会,在救治伤员、防治疫病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并不为今人所熟知,经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和林教授回忆录,笔者特发此文以记之。
林竟成,1907年2月20日生于福建闽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他于193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后在位于镇江的江苏省立卫生事务所防疫科担任科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华,铁蹄踏遍半个中国。当年11月,日寇逼近镇江,卫生事务所也被迫迁往汉口。面对着“山河破碎,民族存亡,同胞涂炭”的危难局面,林竟成立誓要投身前线,用医术直接为抗日官兵服务。他没有迁往汉口,而是前往湖南湘阴的伤兵医院为伤兵治病。
1938年3月,在救治中表现突出的林竟成来到位于长沙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报名参加红十字会,后被任命为49医防队队长,从此将自己的人生与红十字会和八年抗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38年5月,林竟成率领由20余名抗日救亡青年组成的49医防队进驻汉口成忠街驻地,负责当地难民收容所的医疗、防疫、环境卫生以及兵站医院的伤病兵员医疗、港口检疫等工作。当时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工作重点是放在在前线救护伤病员上,因而行动口号是“救死扶伤,博爱恤兵”。救护队员们都立下誓言:“中国部队所能到的地方,我们中国红十字会救护人员也应该能到。”红十字会对所有工作人员订立八条救护信条:1、具丰富情感;2、抱牺牲志愿;3、本博爱襟怀;4、献科学身手;5、作精密准备;6、求迅速效率;7、保伤病安全;8、增人类幸福。队员们一腔热血,情绪高昂,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穿梭在火线的医生和护士,极大的提高了伤员的有效救治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一线将士的战斗信心。从此以后,红十字救护总队逐渐将救护队推进到了战斗一线。在抗战期间,林竟成率领队员先后辗转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地,对伤病兵、难民和民众做了大量的救护、医疗和防疫工作,也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牢固的友谊。敌人来了,老百姓就帮助救护队把药品器材等埋存在地下,他们自己带着粮食、牲畜上山躲避。
1939年3月,国民党从贵州抓大批壮丁在湖南省邵阳集中,发现霍乱开始流行。林竟成闻讯后立即向总部报告,同时率队赶到邵阳。他因陋就简,隔离病人,用酒灶做蒸馏水,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使疫情很快得到有效地控制。事后,中国红十字总会明令嘉奖林竟成,并晋升他为中队长。
1939年5月,林竟成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第四中队中队长兼49医防队队长,其后又于1940年任第二大队副队长,于1941 年任第九大队大队长。1944 年 11 月,林竟成率队经长沙、衡阳、桂林、柳州、都匀、独山,辗转6个月后到达湘西驻地,沿途做了很多难民救护、卫生防疫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救护通讯》第 28 期(1944年12月15日出版)的相关报道是:“本部第九大队长林竟成,当独山陷敌之时,亲在都匀、墨冲间指挥医疗队工作,并抢救卫生材料,旋在马场坪指挥战地救护,至最危急之时,仍督率所属工作不懈。”
在工作中,林竟成等人发现,湘鄂桂地区猖厥流行的伤寒、回归热、虐疾,造成军队非战斗减员,是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有的陆军战地医院收治的竟然多半是感染斑疹伤寒及回归热的伤兵,病兵多于伤兵。见此情况,林竟成率队跑遍湖南40多个县,夜以继日地防疫、治病,每到一处都要开展一场“灭虱(传染源)战”。当时医防队紧贴战场,将灭虱站设立在距敌人不足五里的地方,就在战壕里治疗疥疮。有的病员身上虱子多到把白色棉被密布成黑色,有人计算一件棉背心上竟有十几万只虱子。尽管如此,有些病员还不肯配合灭虱,林竟成总是耐心做宣传说服工作。为使灭虱快捷、简便,他首创了酒灶式蒸汽灭虱器,花钱少,效果好,深受官兵欢迎,用此法先后为军民灭虱5万余人次,有效控制了斑疹伤寒及回归热的发生。在他的带领下,医防队在湖南祁阳、衡阳、长沙及湘北前线,在伤病员中和民众中大规模地开展灭虱,有效控制了疫病的流行,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救治过程中,医防队员身上也经常会被虱子叮咬,红十字会也曾有护士因患斑疹伤寒而死亡,林竟成率领的救护队有4人先后感染斑疹伤寒或回归热。林竟成本人也曾感染上回归热,高烧40度,仍身先士卒,坚持为病人查房治疗。在撤退时,他所在的医防队一直坚持到国民党的军、宪、警撤完了才最后撤走。医防队因此受到广大伤病员和当地民众的欢迎。
1939年,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介绍曾参加西班牙马德里保卫战救护工作的解放阵线的一批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的医师到贵阳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工作。其中有一位叫做Gensen的波兰医生,分配到林竟成所在的救护队工作,他是共产党党员。医防队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从不对外宣传。1939年9月,医防队初到前线,正遇到敌人包围,在突围时Gensen脚部受伤,无法行走,要求留下。出于安全考虑,林竟成不顾自己正患痢疾,当即把马让给他骑,自己由队员扶着步行,从岳阳一直到攸县走了17天共1300里。林竟成后来回忆这一段经历时表示:“一个外国人为了帮助中国抗战与我们走到一起来了,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就是生死与共,患难相依,一个战壕的战友,他连国籍的界限都没有,我们之间还应该有什么其它的界限呢?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从湘北大规模进攻长沙,史称“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在湘北与之展开殊死搏斗,力阻日军向南进犯。林竟成率队随抗日队伍出没于枪林弹雨中,在三次战役中经历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第一次会战,林竟成奉命率队随195师行动,在岳阳罗内遭日军连续两日炮击,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转移。转移途中,又常遭敌机轰炸或低空扫射,有时连敌机驾驶员都清晰可见,炸弹常常就落在距离十几米的地方爆炸。第二次会战前,林竟成已出任中国红十字会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当时救护队与野战医院共进退,常常头顶着敌机的盘旋轰炸救治伤员,战事稍有间隙,救护队又立即开展伤兵医疗手术及民众防疫。不到一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林竟成被提升为第九大队大队长,在他的领导下,第九大队医疗、防疫成绩显著,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模范大队。
在长沙会战间隙,林竟成与医护人员一起广泛宣传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力图加以改进。红十字总队部也派技术专家到前线指导。通过灭虱、治疥、饮水消毒、清洁厕所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天花、斑疹伤寒、回归热、痢疾、下腿溃疡等发病率显著减少。
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辖九战区九个救护大队,救护队超过100个,医生500余人,另有护士、药师、检疫员数千人,还有东欧国家的志愿者。1942年8月,为了加强对各救护队医生的专业培训,林竟成奉命在湖南安东筹建卫生人员训练所第五分所并任主任。林竟成雷厉风行,面对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带来的种种困难,他因地制宜,打破常规,精打细算,利用当地文庙建所,很快修建起教室、实验室、门诊部、手术室及生活用房。1943年训练所即正式招生,对象是部队尉级军医或技师,学习内容是战时急救医疗及预防卫生,设内科、外科、防疫及卫生勤务、环境卫生。在两年时间内,该所先后调训了军医一千余人,为当时的抗战输送了大量急需的卫生人才。林竟成在抗战中的事迹广为传扬,张治中将军的秘书陶天白(解放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研究室研究员、伊犁州奎屯教育学院教授,散文家)专门著文《医界二林》(另一林指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长林可胜教授,著名生理学家)刊登在重庆1946年2月的《益世报》上。
林竟成对穷苦出生的抗日士兵尤其是伤病员极富同情心。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林竟成发现当时许多士兵营养不良,而国民党一些将领居然克扣伤病兵的口粮,在前线也山珍海味地享受。林竟成对此气愤填膺,多次表示不满并给予揭露批评。一次,林竟成在陆军衡阳医院见到许多住院士兵患腹泻,药物治疗无效,死亡很多。经调查,他认定是营养缺失所致,直接原因是医院克扣伤兵伙食费。林竟成首先要求救护队节省部分伙食费,同时动员衡阳的社会团体成立的“伤兵之友社”捐资,开办伤兵特别营养厨房,提供部分病情严重伤员的膳食,挽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
1944年6月,日军攻至黔桂,国民党反动军队不战而退,沿途大量难民患痢疾,老人及儿童死亡很多,救护队沿途为难民进行医疗预防工作。特别是在难民云集的广西金城江,环境特别恶劣,敌机轰炸,火药库爆炸,大雨水涨,满地粪便污泥苍蝇蛆集,胃肠病流行,有如人间地狱情况下,救护队仍坚持工作。当时国民党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军事上节节败退,人民流离失所,引起人民群众的愤怒,也为林竟成和广大医务人员深深不满。
抗战期间,林竟成撰写了多篇战地通讯,如刊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救护通讯》上的《第九大队与四次湘北会战》、《我们的老爷车的故事》和《湘桂前线通讯——别了大溶江》等。其中在《湘桂前线通讯——别了大溶江》一文中,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际此国家之急,民族大劫之秋,岂敢谓劳?岂敢谓苦?只求为国家,为团体,为本位工作,多尽点心力。在这一路之中,我们目击心伤的正是湘桂两省流亡的数十万难胞,沿途医药缺乏,疾病死亡的不知凡几?此状至惨!我们在任何一次战役中所不经见的最严重难胞的安置和疏散问题,今天竟成一幅流亡图押运在我们的面前了,我们怎可以见死不救呢?我们的工作,目前除了救护前线伤兵以外,更应该积极肩起救济难胞的担子。说句伤心话,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只要我们有良心肯负责总可以尽到相当的力量去完成,而且,是直接有利于抗战大局的。”
1945年8月,八年抗战胜利了,中国虽然没有亡国,但也并没有真正得到拯救。在参加抗战中,林竟成与国民党军医系统紧紧连结在一起。1945年5月,林竟成以抗战时期投身于战地救护的劳绩,荣膺行政院颁发的“非常时期人民荣誉奖状”。1946年1月,他被任命为重庆陆军总医院院长(一等军医正)。
在重庆,林竟成亲眼看见毛泽东主席前来参加和平谈判,对毛泽东革命领袖的大无畏精神非常敬佩,也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这一时期,在重庆的美军非常嚣张,经常带着所谓“吉普女郎”招摇过市,在北京还发生了北大女生被强奸的事件,使美军在百姓中口碑很坏,民族自尊心也让林竟成对此非常反感。在担任陆军总医院院长期间,使林竟成受到无数事实的教育,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的腐朽本质。抗战八年,民穷财尽,满目疮痍,而国民党大员贪污腐化,发国难财的大有人在,他们派系林立,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战争创伤,无人过问,国不成国,民不堪命,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江河日下。这一切都使林竟成渐渐产生了对国民党治国能力的怀疑。
1947年7月后,林竟成考取赴美留学,为自己的传奇人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资料:
1.林竟成人事档案.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
2.参加红会救护总队部工作的回忆.红会救护总队.贵阳文史资料选辑(22),1987. 160~165.
3.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的几个断面.池子华.苏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4期.P97.
4.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战时工作概况.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编宣股[M].内部印行,1942.
5.投身战地救护 见证福建精神—闽都乡贤林竟成教授的抗战事迹.汪毅夫.《闽都文化》2013年第1期.P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