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命运多舛 立志从医
1907年2月20日,林竟成(原名林兆禧)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小商贩家庭。父亲林宝瑛祖籍福建闽侯,原本是一个读书人,是晚清时代最后一批的监生。林宝瑛在福州南合的上海街经营着一家名叫“成源”的油店,由于不善经营,加上社会动乱,油店的生意并不景气,后来破产。出于对儿子的喜爱,父亲为他取名“兆禧”。由于父亲的影响,林竟成在幼年接受的是私塾教育,除了整日研习孔孟之道,年幼的林竟成喜好看小说,尤其崇拜像岳飞那样的英雄人物。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灭亡,这给当时的中国百姓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成为沿海城市、通商口岸的福州是一个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大城市,人们的思想相对内地也开放得多。在辛亥革命发生10周年后,林竟成的父亲终于决定放弃传统教育,让14岁的林竟成到当时很有名气的教会学校——格致中学求学,起初目的是希望他毕业后能考入当时热门的邮政海关系统谋得一份职业。兆禧插班进入教会中学读书后,英语基础与同学相差甚远,但他勤奋追补,很短时间里就考得了好成绩。此事也使他深刻领悟到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于是改名为“竟成”,这两个字便成了激励他一生的“座右铭”。
在求学期间,林竟成学习非常用功,尤其在英文学习上特别努力,成绩也较好。但当时格致中学校长由美国人担任,出于教会学校的原因,他和一些中国牧师要求学生必须信教,而年少的林竟成对此非常反感,经常与学校对着干。由于年轻气盛,他还经常和同学一起对学校的管理提出批评,参加反日游行、罢课等爱国学生运动,最终被学校开除。为了维护民族自尊心,他和同学一起拥护一名中国教员成立了私立的育华中学。
1926年,19岁时林竟成中学毕业。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支离破碎,任人宰割,林竟成像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但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感到忧心忡忡。和很多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一样,他迫切希望实现科学救国的梦想。经过一番努力,他考入了在当时上海声誉鹊起,由德国人主办的同济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所学校由德国人创办,当时主要由德国教授任教,而德国的医疗技术水平非常高。林竟成希望通过在这里的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做一名可以“有技术、不求人吃饭”的医生。在学校,他认识到医学是救人的事业,而防重于治不仅是医学的原则,而且有利于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对于旧中国,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因此,他决定不选学医疗而选学公共卫生学。这种思想也成为他以后学医以及从事医务工作的指导思想。1927年,由于父亲经商失败,油店生意破产,林竟成不得不依靠亲友的资助完成学业,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这一时期,他的父母经常给他来信,要他努力学习,将来重振家声,林竟成也发奋苦读。然而不久后,他父母先后去世,林竟成的求学之路走得更加窘困,这段经历也让坚定了他自我奋斗的信念。大学在校期间,他撰写的《我国医学革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医学事业的建设以保障全民健康》就刊载于公开发行的《同济医学季刊》。
1933年7月,林竟成以年级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当时南京卫生署公共卫生进修班的培训。当年11月,黄河泛滥成灾,灾区中瘟疫流行,死人无数,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万分。还未培训完的林竟成就被派到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担任医生,并被派往山东济宁河长口一带为灾民服务。那里是黄河岸边的一个乡村,灾情非常严重,林竟成和当地农民相处了几个月,亲眼看到也亲身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的穷苦,这给刚走出校门不久的他以巨大的震撼。在这段时间里,他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努力尽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天职。他带着一名护士不分白天黑夜,在灾区每天接诊病人300人次。这段经历也使他开始认识到,“拯民于水火,增进民众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一个人口大国,防病更重于治病”。林竟成为人耿直,痛恨贪腐。在济宁期间,林竟成的主任医生师某住在县城内,拿着政府给的高薪却不做事,还偷拿政府赈灾的药去卖,林竟成对此非常痛恨,专门跑到济南去检举此事。
1934年至1937年,林竟成在当时江苏省省会镇江的卫生事务所担任防疫课课长。从做社会卫生工作的实践中,他开始深深感到卫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接触到社会制度这个实质性的问题,撰写了长篇学术论文《我国公共卫生之症结》,刊载于当时《中华医学杂志》1936年第22卷第10期。这篇文章对当时国内社会卫生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对导致国贫民弱的国民政府卫生政策给予抨击,并针对性地提出许多改进措施。他明确提出:“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保障农民健康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健康水平的关键。”“公共卫生工作和国内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及教育水平有密切关系”这一真知灼见为有识之士所称道。解放后,时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曾经当面告诉林竟成:“当时你有这样的进步观点是可贵的。”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林竟成日后投入到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